【育兒心得】女兒考試得16分爸爸拒用賞罰機制 妙用2招令孩子進步得89分
發布時間: 2023/10/11 12:14
最後更新: 2023/10/11 12:18
鼓勵懲罰法則|放假後,將會陸續迎來考試,最考家長的就是如何引導孩子好好準備。回答這個問題前,先讓我了解一下大家的做法,當孩子告訴你不想寫作業,你會如何回應?一是告訴他必須完成,沒有什麼可商量;二是告訴他只要完成,就可以獎勵他玩手機打遊戲,或者買他想要的玩具;三是告訴他不做,必然受到懲罰;或其它 。
最新影片推介:
提升動力方法有2,有好有壞其實很多時候,好多家長也會問我那個方法比較好?但我好希望大家明白每個方法也有它的好處,同樣也有它的代價和缺點,作為家長,只要採取某一個方法前,清晰和衡量箇中利弊,你所選的方法就是最適合你的方法。
方法1:
當然,我也會剖析一下以上的方法,第一種方法,以命令式方式引導孩子,它的弊端是容易觸發孩子負面情緒,產生抗拒心態,當負面情緒連結學習或做作業後,拖延行為或心不在焉的狀態會時常發生。
方法2:
第二種方法,以懲罰的方式威嚇孩子完成相關任務,外在懲罰在心理學上是引導孩子停止某種負面行為,但沒有讓孩子建立正面動力和行為,它的弊端是沒有讓孩子在學習上建立內在驅動力,因而產生當家長在的時候,孩子會做某種家長期望的行為,但當家長不在時,孩子會故態復萌,從而在學習上變成拉鋸狀態。 聽到這裏或許你會選擇方法二,但這種方法孩子或許會去做作業,但在下一次,想讓他行動更多,你勢必付出更多。
獎勵與懲罰機制
而今天我希望與大家分析一下,常有家長使用的「獎勵與懲罰機制」,意思是完成相關的任務就對孩子進行獎勵,孩子不聽話就對他進行懲罰。 在生活中以下的例子比比皆是:「只要做家務,就給你零用錢」「 只要好好完成相關作業,就能玩1小時手機」;「 叫你好好吃飯,如果不好好聽話,一會不能看電視」;「讓你放學快點回家,還在外面玩耍,星期六別出門了。」 但大家有所不知,你越想透過外在去激勵孩子,越會破壞孩子的內在動力。 這種方法容易讓孩子忽略事情本身的意義和正面感受,扼殺了孩子對事情的責任感和滿足感。
有條件的愛無法建立自我價值觀,另外這種有條件的愛,也會讓孩子覺得做得好才值得被愛,無法建立自我價值,長大後較容易成為討好型人格,不論在生活、工作還是感情上較容易受到挫敗。
記得有一次我的女兒考試回來,滿分100分的試卷,她只取了16分,我相信很多家長看到也會很驚訝,而更重要的是學校的老師也打電話過來溝通,作為家長,有一點不開心是很正常的,但同樣我希望把這次的經歷變成一個讓孩子學習的好機會,成績是結果,過程才是最重要,顯而易見過程中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,如何讓孩子了解努力和付出的意義才是最重要。
「先認同後加強」的模式讓女兒接受提醒所以我當時做了兩件事,第一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注和照料,也聽從老師對孩子的建議,第二我更詢問老師,了解女兒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,有什麼地方做得比較好,值得表揚。而當我跟女兒進行溝通時,我以「先認同後加強」的模式讓孩子知道老師欣賞和表揚她的地方,之後詢問孩子,想不想做得更好,女兒就欣然期待和接受,我就把老師對孩子的建議告訴她,而最後我告訴孩子只要她能夠保持努力,鞏固她做好的地方,在聽從老師的建議提升,她會越來越好,神奇是就在她下一次考試發生了,100分的試卷,她考了89分,自此她在學習上建立了自信和內在動力。
這個經歷讓我體會到,我們作為家長的角色必須要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,更要讓孩子和學習建立快樂的氛圍,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和老師對她的認同,在認同的基礎上,他們才能照單全收接納提升的建議,所以學習和做作業的本身也有它有趣好玩的地方,如果我們長期運用獎賞和懲罰,不但破壞了關係,孩子也會對生活中的一切變得十分功利。
最後,我深信每個人都有天然渴望進步和發展的原動力,我們只需要激發孩子的內在推動力,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,承擔學習和生活中的責任,一切也會變得更好。
10月是小學測考季,TOPick推出中英數常免費試題下載區,立即下載免費試題備戰測考:中英數常試題
撰文 : 辰民爸爸 正向教育專家